15、中 庸

15、經典選讀 中 庸

子程子曰:「『不偏之謂中,不易之謂庸。中者,天下之正道;庸者,天下之定理。』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,子思恐其久而差也,故筆之於書,以授孟子。其書始言 一理,中散為萬事,末復合為一理。放之則彌六合,卷之則退藏於密。其味無窮,皆實學也。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,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。」

中:中是一種調整,一種平衡。中國的「稱」(ㄔㄥˋ),稱鉈的位置是隨著待稱物件的輕重而移動的,那平衡點就是「中」。中就代表公平,在這裏告訴你一個小 常識,每個月的農歷十六日,是月亮最圓的一天,這一天太陽下山,月亮升起,太陽與月亮在同一地平線上,所以中國人定十六兩為一斤,表示公平,這蘊唅了多少 古人的學問!

不易:不變。 心法:師生傳授心得之方法。 放之:舒展開來。 彌:充滿。 六合:指天地四方,即宇宙。 密:隱密的地方。 玩索:玩味,探索。

第一章:

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」

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不睹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

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

天命:天所賦予者,與生俱來者。 性:本質。 率:循也,依順也。

道:軌跡,道理,路。 修道:修,治也。各種修治的方法。 須臾:片刻。

戒慎:警戒謹慎。 不睹:沒人看到的地方。 不聞:沒人聽到的地方。

見:與「現」通。 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:不要以為隱密就沒人知道,微小就不會顯現。

中節:合於節度,無過無不及。 致:推而極致,盡力做到。

第十五章:

「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」 邇:近。卑:低地。

第二十章

子曰:「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知斯三者,知所以修身;知所以修身,則知所以治人;知所以治人,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。」

「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,曰:修身也,尊賢也,親親也,敬大臣也,體群臣也,子庶民也,來百工也,柔遠人也,懷諸侯也。」

經:常行而不變之法則。 來:同徠,招徠,招商。 柔遠:安定遠方的人。

懷柔:撫慰,使之順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