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、 荀 子(二)

09、 經典選讀: 荀 子(二)

王制篇:

水火有氣而無生,草木有生而無知,禽獸有知而無義;

人有氣、有生、有知、亦且有義,故最為天下貴也。

力不若牛,走不若馬,而牛馬為用,何也?人能群,彼不能群也。

人何以能群?曰:分。分何以能行?曰義。

水火有「氣」但沒有生命。氣者,是有體質而不固定的一種物體,你站在火的旁邊會有熱的感覺,站在冰的旁邊,會有冷的感覺,這就是「氣」,整個的地球,無處 不充塞著大氣。草木有生命但沒有知覺。禽獸有知覺但不知何者為義,義者適當合理的行為。人有氣、有生、有知、更知道義,所以人是萬物之靈,最為尊貴。

人的力氣沒有牛大,跑也沒有馬快,但是牛馬都為人所用,就是因為人能「群」,群者合作也,為什麼能合作?因為能各守本份,能共榮共辱,所以能做得到,因為能守住「義」字。義者,可說包括了禮、義、廉、恥。

勸學篇:

君子曰:學不可以已。青,出於藍,而勝於藍;冰,水為之,而寒於水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臨深谿,不知地之厚也;不聞先王之遺言,不知學問之大也。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聲,長而異俗,教使之然也。

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也。吾嘗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見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;順風而呼,聲非加疾也,而聞者彰。假輿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絕江河。君子生非異也,善假於物也。

註: 已:停止。 跂:提起腳跟。 干、越、夷、貉(同貊),古國名。

此篇的重點在一「學」字,學習是不可停止的,而學習的環境尤其重要。學生如何求學,教師如何育人,就要懂得如何善用社會的資源,一個有學問,有修養的君子,不是生來就與眾不同的,是由於他能主動的去學習,並善於運用可用之物。

性惡篇:(孟子說人性本善,荀子說人性本惡,其實人性非「善、惡」兩字可概括)

人之性惡,其善者偽也。今之人性,生而有好利焉,順是,故爭奪生而辭讓亡也;生而有疾惡焉,順是,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聲色焉,順是,故淫亂生而禮儀文理亡焉。

然則從人之性,順人之情,必出於爭奪,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。故必將有師法之化,禮儀之道,然後出於辭讓,合於文理而歸於治。用此觀之,然則人之性惡明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