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、五代結束於「後周」兵變→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

15、五代結束於「後周」兵變→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:

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,使後周隱隱有一統天下之勢,但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。後周隨被趙匡胤所篡,五代結束。

陳橋兵變, 黃袍加身:

西元960年,趙匡胤謊報北漢、遼國聯合入侵。趙匡胤率領禁軍抵禦,禁軍到達開封陳橋驛後,趙匡義(趙匡胤之弟)和宰相趙普等密謀發動兵變,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,擁立他為皇帝。隨後,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,脅迫周恭帝(七歲柴榮之子)禪位。趙匡胤即位後,改國號宋,稱宋太祖。

杯酒釋兵權:趙匡胤取代了後周,結束了五代紛爭的局面。趙匡胤是以兵變黃袍加身而得帝位,宋太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,同時避免 “黃袍加身”故事重演,乃在一次酒宴中,以威脅利誘的方式,輕易地解除了將領的兵權。從而重文輕武,加強中央集權,使宋朝沒有宦官專權、藩鎮割據的問題。但重文輕武的結果也導致宋朝軍事力量不足,常打敗仗。

西元976年,趙匡胤與其弟趙光義在萬歲殿飲酒,共宿宮中,次日,趙匡胤暴斃,年49歲。弟趙光義即位。關於趙匡胤的死,認為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所為。但趙匡胤已擬了傳位給弟詔書,並「藏之金匱」,根本沒有謀害的必要。但趙匡胤才四十多歲,很難等其善終讓位,故謀害並非不可能。

善待柴氏子孫:相傳太祖趙匡胤曾在石碑上,刻下留給子孫的遺言:「除造反外不得降罪柴氏子孫(他是從後周柴氏得天下)、不得殺士大夫」趙匡胤溫厚的個性透過這個石碑遺訓,表現在宋王朝的政治上。

靖康之難:欽宗靖康二年(1126年),金兵攻陷汴京,將徽、欽二帝擄去,史稱「靖康之難」靖康是欽宗年號,北宋至此滅亡。趙構建立了南宋。西元1279年,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滅,宋末帝趙昺隨大臣陸秀夫跳海殉國,南宋正式滅亡。

宋朝名留青史的三人---包青天、岳飛、文天祥:北宋包青天,名包拯,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,被后世譽为「包青天」將他奉為神明崇拜,民間有許多包公廟。岳飛是南宋初期將領,曾多次大敗金兵,秦檜以十二道金牌要岳飛退兵。岳飛被招回後曾高歌自創的「滿江紅」一詞,震撼了秦檜。最後以「莫需有」的罪名死於獄中。宋孝宗即位,為岳飛平反,謚武穆,在湖北武昌建廟,秦檜跪在廟前謝罪。文天樣是抗元將領。文天祥被俘,元世祖忽必烈,以高官厚祿勸降,文天祥寧死不屈絕筆言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義;惟其義盡,所以仁至。讀聖賢書,所學何事?而今而後,庶幾無愧!」文天祥從容就義。宋亡於元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