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、慎終追遠的清明節
44、慎終追遠的清明節
清明節前後,舉國每戶都會找一個恰當的時間去掃墓,以示對先人的追思。但一個節日的形成,一定有它的由來。
遠在春秋時代,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,在沒有即位之前,曾與忠心的隨從們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,在這段流亡的日子,經常是貧病交迫,但重耳仍不忘晉國的百 姓。其中有一位名叫介之推的隨從,在一次實在找不到一點食物的時候,就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塊肉,煮熟了給重耳吃,重耳知道了這件事後,既感動又不忍。
重耳當上國君後,跟隨他的人,都一一得到重賞。只有介之推,為了表明自己以前割肉侍君的做法並不是想得到封賞,乃揹著有病的母親,隱居到綿山。重耳不忘昔 日的恩德,一定要找到介之推,乃派大軍到山裡搜尋,遍尋不著,最後有人獻計火燒綿山。介之推想,若這時揹著母親出山,別人會以為他想得到更多更高的賞賜, 這不是有捐他的清譽!但又顧到年邁的母親,怎忍心她活活被燒死?他母親了解兒子的心思,趁兒子不防之際,即時撞樹而亡。介之推乃傍著母親燒死在一棵柳樹 下。
晉文公痛哭不已,在移屍時,發現柳樹的洞裡有介之推的衣襟,取出一看,上面寫著:
「割肉奉君盡丹心,但願主公常清明。柳下做鬼終不見,強似伴君作諫臣。倘若主公心有我,憶我之時常自省。臣在九泉心無愧,勤政清明復清明」
晉文公看後,便珍藏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為了紀念介之推,就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,通知全國,禁止用火,寒食一天。
次年,晉文公又率領群臣到綿山去致祭,那棵柳樹已長出長長的垂柳,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賜名為清明柳,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。所以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,但寒食節己漸漸被淡忘,而清明節相傳下來成了全國性的大節日。也成了全國慎終追遠紀念祖先的大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