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、身體健康「易」,心理健康「難」
二十八、凡人凡語 身體健康「易」,心理健康「難」
多年不見,早已移居國外的一些老朋友,時常會來台灣相聚。在台灣的一些老朋友更是相見頻繁。因為大家年紀都大了,閒暇時間多,雖不富但也不缺錢,所以最快樂的事就是與老友相見了。
老友相見,總會帶件伴手禮,不約而同的,從國外回來的朋友,送的幾乎都是同樣的東西,就是一瓶一瓶,一罐一罐各種不同的藥。不,不能說是藥,大家都稱其為 「健康食品」、「養生食品」、「有機食品」或是「天然食品」。像維他命、唯骨力,綠藻片、深海魚油……,禮雖輕,但顯示出老年人對健康的重視和對老友的關 心。彼此談的也多是交換一些養生之道,那真是各有各的獨門做法,內容豐富極了。
談完養生之道,接下來就開始聊過去的瑣事了,老友相見,還真有談不完的往事,尤其是同學,或是從年輕就相知相交的好友,可以敞開胸懷毫無保留地暢談。因為 彼此太了解了,你的糗事,你的發展過程,你的家庭成員,你的得意失意……,大家都一清二楚,誰也不會笑誰,誰也不會虧誰。但往事雖是百談不厭,但也有膩了 的時候,話題改變了,這些高水準的老人,也開始談些貼心的家務事了。
說也奇怪,照說這些的老人家,在外人看來,可說是家庭美滿,事業順遂,子女成器的幸福老人,原來他們也有那麼多的抱怨和不滿。
陳夫人,七十開外的貴夫人,三個兒子都結婚生子,各有不錯的成就,結果悲憤成了她的習慣,眼淚隨時缺堤,因為她的三個兒子各有令她傷心之處。她對她的大兒 子曾說過重話:「只要你住到女方的家,我們就斷絕母子關係」,原因是她家的房子也不錯,兒子婚後就是不肯住家裡。老二老三也都有同樣的問題,和女方的家人 來往非常密切,似乎冷淡了她這個媽,這是她不能忍受的「屈辱」,加以丈夫多半也是站在兒子的一邊,更使得她氣憤不已,常以孤獨老人自喻。
馬先生,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,誠懇、熱心、一手漂亮的書法,退休後常在他孫女的小學或宗親會等其他團體做藝工,寫寫畫畫是他義不容辭工作,可是他有一個年 歲已高的不婚女兒,復有一個疼愛老婆的兒子,這媳婦對他這個和藹可親,從不挑剔的公公實在不夠友善,使得他不得不與女兒搬到外面租房子住,兒子和媳婦卻心 安理得地住在他的房子裡。你說他能不傷心嗎!
還有一位張先生,以前是個高級的工務員,退休後過著悠閒的生活,她也有一位老大不小的女兒沒有結婚,她的女兒可是個留學美國知名的大學拿到數學博士的才 女,但事業不順,發展不佳,他許是自視過高,高不成低不就的緣故吧!至今養活自己都有問題。另外還有兩個兒子,大兒子是考上醫學院,讀到一半不讀了,要和 朋友開餐廳賺錢,結果是事業與學業兩無成。小兒子是很會賺錢,可是女朋友一大堆,有同居的,有在外生了孩子的。你說張老先生能不憂心麼!
最令人不解的是黃先生,他只有一個獨子,這個兒子是個聰明又有才華的人,難得的是還非常孝順,事事為這個老爸分勞分憂。但張老爹看起來總是挑東挑西的,脾 氣又大,好像沒有一件事會令他滿意。其實他很疼他的兒子,內心也很滿意他的兒子,更是欣賞他的兒子,但又有一種兒子比他強遮蓋了他的光環似的錯覺,一種不 再萬事非他不可的失落。陳老先生的內心很復雜,好像常常在生氣,幾乎沒有看他笑過,他也不愛含貽弄孫之樂,家人也弄得緊張兮兮的。他喜歡什麼呢!沒有人理 解,也許他喜歡的是「順從」、「以我為尊」。因為稍有不同意他的想法或做法,他可能就會失控的大發脾氣。
上述的幾位老人,身體的健康沒有問題,但心理的健康卻值得商榷了。上述的幾位老人家的共通點,一是生活上不僅是無虞,而且還很寬裕,無須依靠子女。二是自 己有自己的社會層次,來往有自己的朋友,因而不會無聊。三是身體不錯,想到那裡隨心所欲。就這三點,就可列為幸福老人之列了。應該幸福而不覺得幸福,大概 就是想不開、看不慣、又忘不掉面前的一些不合己意的事了!
高老師記得吉林省教育廳長陳謨開先生對他講過的幾句話,可作為老年人追求幸福的參考,他說:
一、要想得開:
想得開,不是得過且過的消極態度,而是看清事態,就不要苦苦追求無解的答案,想不開的事天天都有,一想開就心胸坦蕩,海闊天空,笑逐顏開,真所謂「煩」事想得開,快樂跟著來。
二、要看得慣:
老年人,有他累積了一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,他看不慣的事太多太多了,看不慣就會氣不過,到頭來不是傷了身就是傷了心。要知道每一朵玫瑰都有刺,就像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。所以要學習看得慣,看得慣是成熟,是豁達,也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。
三、要忘得快:
要很快忘掉不喜歡的人、不喜歡的事,以及一切令你煩惱的東西。不要讓那些你不喜歡的人、事、物不時地糾纏著你。學會忘記有時比學習記得更難,但要記得該記得的,忘記該忘記的。
如果能做到想得開、看得慣、忘得快,這是老年的必修課,那也是心理健康的特效
藥哦!祝天下的老人,都是身體健康,心理更健康的快樂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