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、張廷玉居官50年

19、張廷玉歷 康熙、雍正、乾隆 居官五十年:

張廷玉(康熙11年~乾隆20年,西元1672年-1755年), 安徽桐城人,歷任大學士、軍機大臣、太子太保,歷三朝元老,居官五十年,全身而退,歷史上是少見的。

張廷玉的詩---萬里長城萬裡空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清朝康熙年間,康熙與眾臣遊萬里長城,見牆上有一首不完整的詩,其中兩句深深觸動了康熙的靈感,那兩句是﹤萬里長城萬空,百世英雄百世夢﹥查問之下,知是新科進士張廷玉寫的。康熙非常欣賞詩中的智慧與遠見。康熙這位聖明的帝王清楚,無論是初修長城的秦始皇,還是後來續修長城的明王朝,長城都沒有保護好他們的子孫,沒有成全他們所謂的「萬世基業」。要想江山永固,重要的是得民心,得民心者得天下,民心才是真正的萬里長城。秦始皇修築了萬里長城,卻沒有保住萬里江山,僅有短短15年的國運。在宋朝,萬里長城擋不了金國女真人的剽悍騎兵入侵。在明朝,大修長城之後,還是擋不住皇太極的清兵入關。康熙有感於此,即時宣稱,滿清從此不修不建萬里長城,卻出現了光耀歷史的康、雍、乾盛世。這不得不叫人深思,發人深省。正是:

長城雖綿延萬里,巍然壯麗,卻是萬里皆空;----萬里長城萬里空。

英雄可傳誦百世,亙古流芳,終歸一場虛夢。----百世英雄百世夢。

張廷玉爭與讓的智慧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張庭玉有一封留傳千古的家書。據說張庭玉的母親與鄰居一位葉姓的侍郎,兩家都想利用相鄰的一塊地據為己用,爭執不休。他母親就寫了一封信,要在朝為相的兒子回來處理,張庭玉並沒有親自回去,只是寫了一封信託人帶回,信裡只短短的四句話:「千里家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又何妨!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」張母看完家書後,恍然大悟,隨主動退後三尺,葉姓侍郎見張母相讓,也主動後退了三尺。從相爭到相讓,一下就成了六尺的巷道,當地人紛紛傳頌這件事,大家都叫這一巷為「六尺巷」並作了一首打油詩:「爭一爭,行不通;讓一讓,六尺巷。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張廷玉只做錯了一件事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帝王都知道,新君好通過處罰前朝老臣來樹立威望,故雍正皇帝在彌留之際,以「將來張廷玉可配享太廟」的方式來保護他,彰顯了雍正用心良苦,也表明雍正對張廷玉惺惺相惜的情分。但乾隆修改了雍正皇帝遺詔,罷除了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的待遇並查抄其在京住宅。只因張廷玉提醒乾隆,他死後「配享太廟」的事情,還請皇上記得。但廷玉功在三朝,乾隆最後還是遵皇考遺旨,令其配享太朝。這是清朝歷代皇帝對漢大臣給予的唯一一次最高禮遇和殊榮。

張庭玉一生謹言慎行,他對黃山谷(庭堅)所說的 「萬言萬當,不如一默」,極其傾倒,並表示要「終身誦之」。少說多做,既是他立身的主導思想,也是他的為官之道。張廷玉在任期間的主要工作在於擔任皇帝的秘書,曾先後編纂《康熙字典》、《雍正實錄》,並充《明史》、《國史館》、《清會典》總纂官。